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问题分析

时间:2020-08-14 15:12:12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客观价值认定而不是其主体的主观价值认定。在存在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交换价值即为公允价值。正是由于公允价值本身的特点.国际会计委员会(IASC)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指:“报告实体所在市场的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我国于1998年发布的《债务重组》中,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2001年1月前修订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有公允价值的运用,但由于接连出现利用债务重组等交易中公允价值因素操纵利润的行为,同年财政部又取消了公允价值在上述准则中的应用。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的引入对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比较而言,能较好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因此,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更好地计量企业的收益。按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交易期间已实现的投入和相对应费川之间的差额。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较之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还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得和损失。这样町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而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三)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新会计准则的核心理念发生变化。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由此看出,新会计准则明确提出了“决策有用”观念。基于此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许多规定充分体现了对相关性的重视,可以说,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相关性真正变得与可靠性一样重要。因此在会计计量上较之以前突出了公允价值的应用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并不仅仅是与其他计量属性相并列的一个概念.可以说,它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基础,即需要反映交易和事项内含的公允的价格,并同时兼具可靠性、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
  
  二、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对我国具体准则产生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当前上市公司估值中较常见的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在目前已颁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有l7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售或回购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期末按公允价值(一般为市场价格)进行价值评估。当市场价高于成本价时.超过部分计为公司当期收益:同理.如果市场价低于成本价,则应将低于金额计人公司当期损失, 这一个过程即称为按市值计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第157号会计准则,要求对金融性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变动计人当期损益表。在实践中,我国金融机构一般是在月末做一次性计算,对于某些国外投资银行,由于内部要求逐天计算投资损益,冈此,按市值计价是基于当日市场收盘价逐日计算,并计人当天损益。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该准则仅引进了产品质量控制思想.而放弃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不重视业务过程的管理。目前不仅仅会进一步加深美国金融危机.也必然同时会导致经济实体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