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EMBA教育与我国企业家的培养

时间:2020-08-07 10:09:36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MBA/EMBA教育与我国企业家的培养

 MBA/EMBA教育与我国企业家的培养

MBA/EMBA教育与我国企业家的培养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要确保我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企业家将承担更重的民族振兴使命:作为引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家应当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积极转变观念,逐步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有竞争、进取、创业、创新等意识,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通过开发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这无疑对我国企业家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数量与质量要求。

  一、MBA/EMBA教育是我国企业家培养的重要途径

  1.我国企业家成长的“先天不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商品经济,因而在长达30余年的时期内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和企业家。我国企业家数量与素质“先天不足”的根源亦在于此[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轨的渐进性和复杂性又赋予了企业家以特定的内涵。农村改革在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大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一批农民企业家出现了,他们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农村产业化的领导力量。但对于这种由农民演变过来的农民企业家而言,在素质方面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存在小农意识等。在浙江省评选出的浙江非公企业100强中90%左右的企业家出身寒微[2],他们大多数在创业初期仅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

  微观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其核心在于建立这样一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具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家走上历史舞台,取代旧体制下的行政决策者充当经济运行主体,组织生产、从事创新活动。而这些企业经营者,其角色身份、升迁路径和素质要求完全是按照传统计划体制规则来设计和塑造的。角色身份的特征表现为行政化、官员化、终身制;升迁路径是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确定,职级与职权范围因其职位的高低决定;对企业家的素质要求则强调他们政治上的坚定性、对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的服从性以及不折不扣地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指定的.计划。他们虽大都稳健踏实、吃苦耐劳、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擅长处理复杂的上下级人际关系,但他们却缺乏真正意义上企业家所应具备的自主经营的魄力和勇气,缺乏企业家最重要的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职业经理阶层,他们要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出现职业经理人的历史也不过20年,除了IT业内一些很成熟的外企和为数极少的民营企业外,大多数公司管理层的职业化程度都不高。

  事实上,这一代的职业经理人由于自小缺乏对商业世界的切身体验,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中国高校能接触经济管理理论,但这些领域却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同时,由于我国理论研究、教育以及实践的严重滞后,导致中国职业经理阶层无论在理念、工具还是操作手法上,与西方职业经理阶层相比有着太大的差距,这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这一代职业经理人知识结构与素质培养上的“后天失调”。正是由于我国现有的或潜在的企业家存在着“先天不足”,导致了他们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据当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企业经营者中认为企业家队伍“数量缺乏”与“素质一般和低”的分别占62.0%与89.9%,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企业家队伍需要扩大,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2004~2006年间我国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总体来看开展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还不高。可见,当前中国企业经营者存在着严重的企业家精神缺失现象,尤其是在创新精神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