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之分析比较

时间:2020-08-29 18:55:5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之分析比较

以下是一篇关于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之分析比较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之分析比较

 

  摘要:针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在会计核算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笔者试图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分析比较,给使用者提供一些选择依据。

 

  关键词:应付税款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20XX12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允许企业计算所得税时,用应付税款法计算所得税,20XX215日财政部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各大中小企业到底该选择何种方式计算所得税,我们不妨做一下比较,再进行选择。

 

  一、二者概念区别

 

  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应付税款法下,不需要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因此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时,需要设置两个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为: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中概念中所指的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根据该差额对未来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额金额,在其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时,需要设置四个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二、二者账务处理区别

 

  下面我们以同一案例为例,用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税,总结各自的利弊。

 

  A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

 

  20XX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别的有:

 

  (120XX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5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之分析比较】相关文章:

1.新旧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比较分析

2.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之分析比较的论文

3.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4.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税法与会计准则的比较

5.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

6.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研究论文

7.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账目处理的区别

8.所得税会计最新比较-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