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议现阶段私营经济中剥削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时间:2020-08-28 16:50:3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析当议现阶段私营经济中剥削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论文关键词:私营经济 剥削 客观必然性

  论文摘要: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中的剥削是生产力不发达状态中,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他人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经济行为。它作为一种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研究我国私营经济中剥削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对我国私营经济的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拾遗补缺”、“有益补充”和“资本主义尾巴”到明确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思想上的重大解放和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但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问题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仍是困扰经济学界的理论难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就难以理顺分配领域中的若干复杂关系,难以形成指导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正确方针、政策。

一、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剥削的性质

研究当前的剥削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给剥削以明确的定义,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和《反杜林论》中,从不同角度运用较大的篇幅,反复分析和论证了剥削这一业已存在的经济范畴。“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无论劳动者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在这里马克思是对各种剥削形式共性的抽象,即无论是奴隶主对奴隶直接的赤裸裸剥削,还是地主对农民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形式的剥削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其共同点是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或垄断权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结果。另外,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时,指出“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从马克思主义对剥削问题的阐述中,我们把握现阶段私营经济中剥削问题时,需考虑以下方面:(1)剥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马克思分析剥削不仅揭示了各种社会剥削形式的共性,而且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强调不同社会形态下剥削(尤其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特殊性或个性。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是建立在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社会地位不平等基础之上的,并且以阶级对抗的形式出现的压迫和被压迫关系;而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私营经济中,雇主和雇工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是国家的主人。虽然二者在经济利益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但更多是一种互利的、非对抗性的合作关系。因此,理解当前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剥削问题时,必须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剥削的特殊性或个性。(2)分析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中的剥削问题不仅要从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方面考察,更需要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研究。也就是说,剥削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的产物。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剥削在私营经济中的存在,具有其客观必然性。(3)剥削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不是法律和伦理道德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剥削是劳动力使用中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的价值,以资本价值增殖的形式出现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将工人的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或以其他手段压榨雇佣工人,是超过正常范围的剥削。我国有些学者认为剥削不仅有狭义上的剥削,而且还有广义上的.法律意义和道德意义上的剥削。譬如学者王明华和孙建中提出广义上剥削应定义为:“经济领域中一切以损人利己为目的的行为,包括用暴力的或非暴力的、强制的或非强制的、经济的或行政的、或隐蔽的侵占劳动者物质利益的行为。此外,吴光斌进一步把广义的剥削概括为超经济剥削,认为超经济剥削是由于权力、体制、政策引起的对他人劳动的无偿占有。以上学者的所谓广义上剥削,实际上已偏离了剥削本质,造成了剥削与非法收人概念的混淆。对我国当前私营经济剥削问题的研究中,更应该从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剥削是现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状态下,私营企业主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他人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经济行为,它作为一种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