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时间:2021-04-19 14:20:5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实效 学生兴趣

  论文摘要:新课程理念给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影响了中学生的价值判断,再加上陈旧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很难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给广大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当然,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思想政治课取得实效,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坚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

新一轮课改实验己在高中普遍推广,在新的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既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又要取得实效。但由于高中学生没有初中生应有的激情,要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就时说:“成功秘诀在于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因此要取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生为本”,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投学生所好,充分发挥“5分钟”效能。

我在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政治课”调查中发现竟有80%以上的同学对时政要闻这一环节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使我认识到,让学生参与教学,是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良好途径.于是我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5分钟”活动,并且努力做到所选择的时政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联。例如,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课开始前的5分钟,我讲到了中国2006年下半年石油的需求状况。中国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发展中大国,石油的消费量正在与日俱增。据国际能源署在今年7月12日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2006年下半年与2007年全年中国石油需求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因为约占中国石油需求40%的交通用油需求料将继续上升;中国2006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在2005年662万桶的基础上增长6.1 07年增长5. %。为了规避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中国石油储备制度也己渐行渐近。7月末,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徐永盛表示,中国将会循序渐进地完成石油战略储备。针对这一问题,西方部分媒体传言中国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将危及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扬。针对这一问题,要求请一位学生从中分析今年中国油价居高不下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到底是否会危急世界石油价格;其他同学点评。当然,在讨论中教师应及时引导。这样在课堂中既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有助于学生自觉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政治素质,自觉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这种精神、情感和素质又岂是仅凭教师单纯灌输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统一”的目标吗?因此,我觉得有理论知识并不是政治课教学的最终所取得的实效,政治课的实效关键在于学生行为的落实。

2.创设直观乐学情境,开启学生主动求学的大门。

思想政治课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理论性较强,所以容易出现课堂气氛呆板,学生对政治课小感兴趣这种现象。但如果我们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空间,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课堂气氛,适合于课堂内容的环境、气氛当中去,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便是人为的创设情境。根据现在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基础上这一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我经常创设直观乐学的.情境赋予政治教学中。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感受,我用多媒体显示一大型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在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商品,并显示几种商品品牌的名称。然后问学生:大家知道自己家里有哪些商品是外国品牌的?又有哪些商品是中国品牌的吗?学生这时热情高涨,纷纷站起来讲自己家中拥有的品牌商品。有的说,我爸爸的手机是韩国三星,妈妈的手机是美国的摩托罗拉;有的说,我家里的洗衣机是海尔小神童,空调是格力电器,电视机是中国的长虹:有的说,我喜欢喝可口可乐,喜欢吃卖当劳,··…学生们列举出很多自己熟悉的品牌。于是我接着说,大家知道这么多品牌,也知道这些品牌的出产地,既有外国品牌,又有中国品牌。可以说,我们不出国门就可以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感受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由于这种直观情境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尤其是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去感受、体验,变抽象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对所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将起到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和易运用的情境感染作用,从而可以达到较为形象地感知和理解教材,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使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