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罗默的剥削理论初探

时间:2020-10-09 12:19:2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约翰·罗默的剥削理论初探

  论文关键词:罗默 非劳动价值论 剥削理论

  论文摘要:罗默超越了传统剥削理论,提出了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概念,并对社会主义的剥削现象进行了分析,其理论在中外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罗默剥削理论的简要介绍,展现其丰富内涵。

  约翰·罗默(JohnE.Roemer)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致力于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剥削理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一、罗默剥削理论的逻辑与现实起点

  罗默剥削理论的提出具有深刻的逻辑根源与现实基础。

  罗默认为,由于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道德性,使得其思想至今仍然十分重要。鉴于当代新古典经济学家大肆宣扬资本主义在道德上是中性的这一事实,从道德角度质疑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正当性即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他认为,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并没有达到从道德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只是技术意义上的事实描述,而不是道德意义上的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这种剥削理论的基础一劳动价值论一是错误的。罗默声称,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同样可以证明资本家剥削工人这一事实。因此,罗默提出了基于非劳动价值论的、以道德上批判资本主义为旨趣的剥削理论。这正是其剥削理论的逻辑起点。

  至于罗默剥削理论的现实基础,正如罗默在《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的序言中所声称的:”正是下面的问题促使我做出这样的研究,即马克思主义如何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明显的阶级现象和政治行为?……而1979年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更激起了我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用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无法解释同样受共产党领导,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过了类似道路的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因此,罗默试图以一种新的更有说服力的非常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理解与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行为。正如罗默所言”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正是他的政治理论赖以提出的基础。”基于此现实起点,罗默集中探讨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二、约翰·罗默剥削理论的内容

  与马克思不同,罗默剥削理论的基点是非劳动价值论。

  (一)剥削的概念界说

  罗默运用合作博弈论的”核心”思想,从财产关系的角度对剥削作出了非劳动价值论的定义。他指出:”这个剥削的一般定义是一个博弈论的定义,它与劳动价值理论并没有特殊的关联。……在剥削的一般理论中,取代劳动的转移,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概念是财产关系。”在这个博弈论的定义中,财产关系是核心概念。罗默进而指出:”剥削这个概念具备如下条件,即当且仅当下面这些条件存在时,一个群体S在一个较大的团体N中才是受剥削的:(1)假定存在着这样一种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中,S总是比现在的状态更好。(2)在这样的选择中,群体S.作为N减去S后的剩余物,即作为S的补充物,总是比现在的状况更坏。”在此罗默假定群体S能够做出一种选择:如果这种选择使S处于更好的状况.那么S是被剥削的.如果使s的补充物st处于比目前更糟糕的状况,那么s.是剥削的。罗默指出”剥削的概念总是以某种方式牵涉到不平等。”基本这种认识,提出了剥削存在的第三个条件:”(3)s’在与S的关系中占据优势。” s’与S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源于的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财产关系),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剥削理论中,这被当作背景看待,而罗默把它理解为剥削的前提,进而提出了其基于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二)剥削的具体形式

  在从理论上界定了剥削的内涵之后,罗默探讨的视角从抽象的一般理论转向了具体社会形态,解析了三种不同的.剥削形式:

  1、封建剥削

  罗默说:”我可以这样定义一个处于封建社会的人,如果对封建财产权的分配是平等的一即不存在一些人(封建领主)拥有的对劳动的权利超过另一些人(农奴)的不对称现象,他的境况会更好,那他就受到了封建剥削。”也就是说,在封建社会的经济博弈中,如果农奴们从封建的财产关系中撤出境况好转,则在这种关系中他们是被剥削的;与此相应,如果领主们因为农奴们的撤出而受到损害,他们就是封建剥削关系中的剥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