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文化差异角度论析文化信息的转换策略

时间:2020-10-09 12:21:1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从英汉文化差异角度论析文化信息的转换策略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信息;转换策略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栽体.翻译必须在文化的层面上进行.本文论述了英汉翻译中如何处理东西方不同文化环境造成的语义差异,通过采用科学的,可操作的翻译手段,在各种语境中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缺省和冲突,完成语言文化内涵功能意义上的转换.

翻译的本质是什么,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传统的翻译定义是“把一个语篇从源语转换成目标语的过程与结果,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必须遵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在这个定义中,文化被排除在外.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给翻译所下的定义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文的信息.”在这个定义中,虽然涉及了语义及文体,扩大了翻译的内涵,然而文化信息仍未涉及.“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种文化的交际活动.这一定义高度概括了翻译的本质属性,既定义了翻译的跨语言性,也定义了它的跨文化性;既定义了它符号和意义转换性,也定义了它的交际性.如果缺失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与发展是无法想象的.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

既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那么,翻译作为一种语码的转换活动,就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英汉两种语言在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构成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即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文化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仅从词义及内涵上加以区分):(1)同一个所指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中有不同的意义;(2)同一个所指在译出语与译人语中有相似的意义;(3)同一个所指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中有截然相反的意义;(4)有些译出语中的词汇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如果对这些文化属性上的差异处理不当,就会引起误解甚至导致文化观念上的冲突.本文就从文化差异的这四个方面,探讨其转换策略.也就是,在不同语言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在准确传递文化信息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作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在译人语读者明显不能接受的情况下,大胆采取变通的表达方式,根据原作的题材和体裁以及译作的目的和功能,调整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顺利地在文化功能转换的层面上达到交际的目的.

  1同一个所指在译出语与译人语中有相似的意义,直译文化信息

由于人类生活的共同经历,即使像汉语和英语这样十分不同的语言也会有一些大体对应的说法,翻译中大多可以拿来使用.例如:汉语中的“自食其果”、“祸不单行”与英语中的eat the fruit of one's own doings, misfommes never come singly所表示的内涵几乎对等,因而它们可以直接互译.又如Pour oil佣fire(火上焦油);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s hot.(趁热打铁); Lead by the nose(牵着牛鼻子走);walk on thin ice(如屡薄冰)walls have~(隔墙有耳);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Many hands make high俄味(人多好办事):where there" s smoke, there's fire.(无风不起浪)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也同样可以直接互译.

  2同一个所指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中有不同的意义,孟组文化信息

有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尽管在思维方式上有一种“默契”,但在表达的方式上往往有些差异,这种情况下的译文便需进行一定的调整,即;用的语中能表达出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同的词汇来翻译源语中的文化涵义.

汉语中“五十步笑百步”在英文中的表达则是"the pot callsthe kettle black".中西方人的信仰不同,中国人信佛,祟尚“天”.而西方人大多数信仰基誉教崇尚“God”于是,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Mills of Gog grind slow but sure.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助者天助.又如:早饭吃饱,中饭吃好,晚饭吃少./At breakfast, eat like a king. At lunch eat like a prime. At supper, eat like a pauper.中英文这两句意思接近、表达不尽相同的说法能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同样是说明饮食保健的问题,中国人强调的语义重心放在吃的“度”和“量”上,西方人则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来表现其吃饭的状态和方式,它们视角各异,心理预期的结果却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