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三题

时间:2020-10-08 10:41:1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三题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历史前提 劳动创造价值 历史局限

  论文摘要: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涵义和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及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墓础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而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则是商品一般;劳动创造价值强调的是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第一位、决定性的作用,并不否认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其历史局限不在于是以简单的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为研究的前提,而在于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视为同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但在传统的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偏差和不准确的地方。要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做到与时俱进,这首先需要我们对劳动价值论本身有个更科学准确的理解。特别是在建设和谐社的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劳动和资本、劳动和劳动之间的利益关系,仍然离不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

有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包括三个暗含的'前提,其一是实物交换,而且是人类历史上最初原始的交换;其二是假定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就是说一切物的要素都不必付出代价;其三是假定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简单劳动,如果是复杂劳动也可以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与此观点不同,本文认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而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则是商品一般。

众所周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而资本主义制度是在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运行的,因此,要揭示资本主义规律不得不从分析商品经济的运行开始。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这是因为:

第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立足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而不是简单商品交换。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使得商品经济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使得无论是生产的要素还是生产的产品都以商品的形式呈现在每个人的面前,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反过来商品经济的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又以其特有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机器大生产的社会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聚。马克思正是立足于这样的现实基础而不是简单的物与物的交换时代来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的。马克思曾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声明:“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不是和自然经济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第二,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方法决定其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研究必然从分析商品的单个元素,即商品的一般属性开始。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而商品经济的细胞形式包含了商品经济的一切本质属性。也就是说,无论是麻布与山羊或者斧头的交换还是汽车与货币的交换,其实质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交换媒介发生了由实物到纸币的变化。而事实上,简单商品经济不仅应该是研究商品经济的逻辑起点,恰恰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因此,我们不能说因为马克思用了简单商品经济中的商品的例子,就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暗含的前提是物与物的交换,并进一步推论说劳动价值论只适用于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时期,更何况马克思在其后的分析中,还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情形。这足以证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仅仅以简单的实物交换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