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软件价值效用论与软件资本流通

时间:2020-10-08 10:41:3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析软件价值效用论与软件资本流通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软件;劳动价值;效用;资本流通

  论文摘要: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软件价值创造及软件资本循环过程,结果认为: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产品,存在一次性劳动价值;通过多次甚至无限次复制使用价值,导致极强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量的主要因素。

  0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个人电脑时代的到来,各种软件产品即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产品开始进人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传输和传播的阶段,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商品价值的新阶段。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的精神产品,其价值创造主要由软件技术人员创造性的知识劳动来完成。软件资本构成中,人力资本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1软件价值源于人类知识劳动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程序、相关数据及其说明文档。程序是按照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各种图文资料。软件的主要特征包括:软件作为精神产品,具有无形性。软件不会“磨损”,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维持不变,除非由于某种原因被停止使用或被替换。软件的资本投人相对较少,但产值很高。软件产品主要依赖于知识和智力,而不是依赖于资源。一张光盘的原料价值不过几毛钱,但是一旦刻上程序成为软件就价值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几十万美元。软件开发过程以脑力劳动为主,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因此劳动力价值对软件价值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人类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信息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逐渐成为主体劳动。知识劳动是指一种高度浓缩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够创造出远远大于一般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其价值来源也只能是人类的知识劳动,是软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创新劳动的结果。软件产品存在着一次性知识劳动创造的价值,但可以无成本多次甚至无数次复制其使用价值所导致的极强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软件及软件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一切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美国5 000家软件公司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了世界前500家大公司贡献的总和,特别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2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量的要素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提出了“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这一命题,指出生产费用和效用乃是决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因素。”在这里生产费用是指劳动耗费,而效用是指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体现了人和物的关系,也就是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改变了过去那种使用价值相对稳定的状况,使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效用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今年有用的东西,明年就会无用或效用降低,其价值也随之下降。因此,效用越来越成为决定价值量的基本因素之一,有时甚至成为主要因素。

软件产品的生产费用主要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投入的人力成本,用于对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劳动进行补偿,而软件的效用则体现了软件的有用性,即软件能够给使用者带来的各种收益的总和,体现在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提升等各个方面。一方面,软件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设计开发软件的人类活劳动,但其价值量却很难用上述活劳动来衡量。软件开发的人力成本对于软件价值量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影响软件价值量最主要的是软件的效用。如果没有效用或效用为负,即使活劳动耗费再大,生产费用再高,也不能形成价值;相反,如果软件效用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市场需求很大,可能它所耗费的知识劳动及其他劳动并不很多,但所能创造的效益却非常之大,实现的效用很大,其使用价值也就很大;另一方面由于软件产品具有无形性,可以看作是虚拟产品,其价值也具有极大的虚拟性。当市场对一个软件产品的需求无限大时,其市场价格可以很高,实现的产品价值量就很大;而当市场一旦背离它时,其价值就等于零。由此可以看出,软件价值具有很大的弹性,其实现的价值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