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向赞成者的

时间:2020-10-08 10:36:4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向赞成者的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转变 唯物史观

  论文摘要: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天生的劳动价值论者。最初马克思否定劳动价值论,主要是受到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影响。然而,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以及对当时主流经济学得失成败的科学认识,特别是对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中蕴藏的科学价值的深刻理解,马克思成功地实现了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即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转向赞成者。今天我们回顾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这一历程,将会留给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1843年,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精神世界,接受的也是当时已经存在的经济学发展的现实。他面对的是自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以来己经有了近200年历史发展的经济学理论,面对的是1823年大卫·李嘉图去世之后欧洲经济学界理论纷争的时期。最初,马克思没有能够区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就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因素,对现存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其中的劳动价值论一概予以否定。应该说,马克思的这一基本的理论取向,同恩格斯早期的经济学观点、对价值理论的认识是有着直接的关系。1844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成为马克思实现经济学革命的'出发点;《大纲》中所运用的方法,也为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时所吸收。但是恩格斯的这本书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痕迹,受到了费尔巴哈个人主义的影响,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虽然我至今对自己的这第一本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还有点自豪,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现在已经完全陈旧了,不仅缺点很多,而且错误也很多。我担心它引起的误解比带来的好处多。”但是,恩格斯的这本著作确实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方法论上使马克思从社会的和历史的角度去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大纲》中,恩格斯深刻地指出,政治经济学实际上一直被资产阶级所垄断。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它是一门发财致富的科学。这门科学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演化。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重商主义阶段,这一阶段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关于财富的朴素观念相适应;二是自由贸易阶段,这一阶段是以亚当·斯密的“原富”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在恩格斯看来,自由贸易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是对重商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学的革命,这一革命惟一的肯定的进步就是探讨了私有制的各种规律,但是,它不仅没有克服以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片面性,而且还增添了隐藏和伪善的形式。只要政治经济学被限定在资产阶级的视界内,它就必然“打着最丑恶的自私自利的烙印”,它是十足的“私经济学”。因此,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必须采取社会的历史的批判态度。恩格斯认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关系制度的批判。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生产和交换关系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政治经济学也就应该从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的私有制及其本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来阐释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

在《大纲》中,恩格斯对当时政治经济学中通行的价值、价格、资本、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范畴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性质作了非常深刻的阐述。在恩格斯看来,这些经济范畴是与私有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反对私有制才能真正地解决经济问题。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租是由土地私有权产生的,资本是私有制发展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产生的,工资也是私有制所造成的资本与劳动分离的结果。私有制在历史中产生,也必将在历史上消失。所以,随着私有制的被消灭,土地私有权也将被消灭,地租也就“可以回到实质上是地租的基础的合理的观点上去”,“资本本身将还原为它和劳动的最初的统一体一样”,“劳动就会成为它自己的报酬,而以前转让出去的工资的真正意义,即劳动对于确定物品的生产费用的意义也就会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恩格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历史观和社会观,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巴黎笔记》、《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两部手稿中,马克思运用社会的、历史的批判方法,不仅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的内在矛盾,也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不同经济学家的理论作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