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师劳动价值的实现

时间:2020-10-08 09:24:5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论高校教师劳动价值的实现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劳动价值 实现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教师地位、作用和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劳动的根本价值和教师自身的价值,使教师价值得到最大实现。

教师的劳动,从宏观上看,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有着极大的关系,从微观上看,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劳动是以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为特征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精神遗产传授给下一代人,一方面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另一方面也要消耗一定的体力,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年轻的一代从不知到知,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化人转化的过程。而教师传授的知识一方面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内含前人的劳动价值和教师自身内化知识所支付的必要劳动。

作为教师劳动对象的学生,并不是被动、静止的客观物体,而且有主动性、有感情、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是教的客体和学的主体。在老师传授知识的劳动过程中,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变成自身的知识,就会产生无限的创造力。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讲,就含着价值和使用价值,可进行交换。在此意义上讲,学生就成为教师劳动价值的承担者。

  1高校教师在劳动中塑造自身的价值

一般意义上,“价值”是指客体的作用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客体对主休存在的意义。教师劳动的价值,就是教师劳动的作用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当教师劳动的作用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就产生教师劳动的价值。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任务最重,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关键,因而,教师持有何种的劳动态度、工作作风,言行举止在培养人的高校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因为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就是教、学的双向活动;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秩序的一种有机的活动;②因为即使有最完善的教材、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最终是由教师来操作和使用的,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教材,或者不善于把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不能较好地利用所有的教学设备,教师的劳动就不是一种有效劳动;③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除智力因素作用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毅力和意志等等,不仅智力需要教师来开发,而且学习兴趣要靠教师来激发,受到挫折,需要教师来帮助;缺乏毅力,需要教师培养等;④如果教师不能把全身心的爱倾注于学生,投人于教学工作,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教育手段,就不会在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⑤教师如果缺乏高深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教风、端正的品行,就很难起到师表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国家、社会和个人对教师劳动人的需要愈来愈强烈。我们说,高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主宰世界的主人。因此,培养人是高校教育的本质,而教育人的任务离开了教师劳动,就会落空,依此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最重要、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

  2高校教师自身应具有的素质

教师的劳动素质是社会生产水平与教育规律的运行所要求的。这种客观的社会要求,只有教师在劳动过程中才能转化为教师理性的观念和实践的行为。因此,就形成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有3个方面。

  2.1教师的教育素质

哲学家与教育家康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在种种艺术的发明创造中,最为困难的是领导艺术和教育艺术”。然而尽管教育艺术的创造是艰难的,但经过数千年一代代的教师在教学劳动实践中的不懈努力,其成果是显著的,成为后来教师们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在这里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创造的教学艺术,不仅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要求,而且也是教师道德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职业道德是构成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道德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完成这种使命不仅要求高等学校老师具有渊博的学识,而且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因为老师的道德品质制约着知识服务的对象和人才培养的方向。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在拥有高深学问的同时,着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具备良好的道德人格。教师在教学劳动过程追求掌握教师的好差时,也往往是以教学效果、教学艺术的表现力来审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