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实体观

时间:2023-03-18 16:42:1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析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实体观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体;建构;日常生活;知识社会学

  论文摘要:主观与客观、结构与行动一直是社会理论讨论的焦点。遵循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之路,伯格与勒克曼从社会实体的概念出发,解析社会实体客观建构与主观建构的辩证过程,展现了主观与客观、结构与行动问彼此建构的关系,开辟了一条面向常人日常生活的知识社会学之路。它凸显了知识在社会建构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知识是社会实体客观性外在化及其内在化的桥梁。

社会学产生以来,个体与社会间关系始终是理论争辩的核心。涂尔干更多地强调“社会事实”而非个体意识决定着个体行为,强调社会实体的客观性。而韦伯则主张,个体或群体以主观意向为引导而做出社会行动,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恰恰是行为的意向联系,强调了社会实在的主观性。之后,帕森斯认为社会个体的行动在其行动目的与所采取的手段之间,受到了社会条件和规范的制约,从而将社会学的理论焦点引向了结构与主体间关系的探讨。

然而,自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结构的论点以来,讨论就没有中断过。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运动便是难以忽略的一种声音,尤其是舒茨的努力,使现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将结构与主体关系的探讨引人到常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开辟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特别是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全新领域。但是由于去世过早,他未能将日常生活世界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系统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一任务是由其学生和助手伯格和勒克曼来完成的。学界通常把二者建立的这一理论流派称为“社会建构论”。

除了与现象学社会学有着密切渊源,这一理论流派更多的是在与知识社会学的对话中建立起来的。知识社会学的近代源头要归功于19世纪德国思想的三大发展,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尼采的“谬误意识”和历史主义着重“人类社会情境相对观”的命题皆成为了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来源。曼海姆将德国这一思潮带人英语世界,并在意识形态的梳理中,以关系主义方法论为基础,指出人类的任何思想都不能逃离社会脉络意理化的影响。在与结构功能主义对话的过程中,墨顿提出了“显功能”和“隐功能”的概念,扩展了潜在意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命题。此外,一些对知识社会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学者,都进人了伯格和勒克曼批判的视野。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以往的知识社会学在理论上一直侧重认识论,而在经验上侧重思想史,它应该致力于社会中成为“知识”的事物。他们致力于超越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知识社会学,将之发展成为一门经验性质的学科,认为知识社会学应该解释知识与实体的关系,即人类思想与社会实体之间呈现了怎样的联系。

鉴于国内学界缺乏对《社会实体的建构》一书的介绍和评论,本文依循伯格和勒克曼的思路,从对社会实体的概念开始,解释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过程和主观建构过程,以呈现日常生活知识与社会实在的关系,解读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实体观。

  一、何谓社会实体

伯格和勒克曼从对日常生活知识基础的认识开始了对社会实体的解释。他们认为,日常生活的知识基础是指“主观过程(与意义)的客观化,以及透过客观化过程而建构的互为主观的常识世界”。他们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并非传统社会学中的具有特定含义的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理清这一基础,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语言与知识3个维度说明了切合生活中的人的现实。

伯格和勒克曼认为,常识性知识产生于面对面的情境中。个体在面对面的情境中,以米德的“镜中我”为机制,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每个个体的经验整合成不同的类型格局,并以这种类型格局确定他人身份。类型格局不同,象征的意义也就不同,各种类型之间的亲疏感也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对他人的定义也就发生了差异。进而,“生活的现实可理解为各种类型的序谱,而这些类型在逐渐远离面对面情景的‘此地、此刻’时,匿名性质也会逐渐增加。

这种分类定型的格局因语言的产生而客体化了。这是因为,语言作为共同世界构成要素的一种声音符号系统,能够使类型格局超乎面对面情境而直接为人理解,呈现于语言中的生活世界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客观的世界。语言所具有的象征性功能,促使生活世界的意义化转变成语义和意义领域,具体化与稳定“我”的主观。语言是一种分类定型,“不只提供我已经历过事物的客观化,并且可使我生命中所有的历验客观化”,生活世界对于个人而言具有了超验的性质。正是由于与个体经验积累相对应的语言的积累,使个体手头的知识仓储得以建立。

知识在社会实体建构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联系社会实体客观性的外化与内化的枢纽。映照在个体思想中的日常生活知识具有以下5种特性:第一,个体首先关注的是知识的实用性,很少注重非实用性的知识;第二,与生活世界的类型格局相关联,知识仓储将日常生活分化成不同类型;第三,这种生活知识的妥当性是理所当然的;第四,日常生活知识受社会情景决定;第五,呈现于我们眼前的知识是整体性的,受社会制约产生了知识的社会分配。但是知识的仓储并不能将生活知识完全呈现出来,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生活知识的很小一部分。日常生活的知识是与他人分享的知识,这一与他人分享的特性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

可见,日常生活的现实通过经验定型、语言客化和知识仓储等形式被主体建构起来,并且以客体的想象(语言、知识仓储等)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日常生活具有了这样的内在性质:它以人们诊释的事实呈现自身,并且是生活中的人在主观上认为具有意义的未分化的世界。社会学将此现实视为既存的现象,然后从其中选择特定的现象作为研究素材。在现象学看来,人的意识具有意向性和可转换性,这两种特性在我们经验日常生活时,使日常生活处于一种常态或自明的状态。在“我”理解它以前,日常生活的现实已然客观化了,它由一套理解前即已派定为客体的对象所组成。客观化了的生活实体必然具有时空结构,个体通过对“此时、此刻”的注意与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亲疏感。日常生活的现实以互为主体的世界呈现于我面前,传递给我们的感觉是我与他人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我们分享着这个世界中共同的意义。

日常生活世界即是社会建构意义上的社会实体,伯格和勒克曼从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和主观建构两个层面来对其进行知识社会学上的分析。这并不是说,社会实体的建构可以全然分成客观建构和主观建构两个分明的过程,“社会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的产物,仅仅是人的产物,而这个产物又不断地反作用于其创造者。社会是人创造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人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社会,人不能生存。社会是人之产物以及人是社会产物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是他们分析的逻辑起点。

  二、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

社会实体的客观建构是通过社会行动的制度化与制度的合法化两个相互贯通的过程实现的。制度化使客体在主观当中确立起来,合法化使之在主观当中维系下去。

在开放性的社会情境中,具有学习和创造能力的个体遵从省力原则选择行动策略,从而形塑了习惯化的活动。制度正是起源于习惯化活动的定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制度化就是习惯化活动的定型化。习惯化活动是制度产生的核心要素。制度存在使得行动者存在不同的行动预期,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之后,行动中的创新又会生成新的习惯化,新制度便产生了。制度的种类与规模不同,社会便呈现出不同形态,典型的代表是同质社会和多元社会。

[1][2]下一页

【简析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实体观】相关文章:

论析技术社会消费的文化批判和重塑05-28

《周易》忧患意识论析05-09

简析提倡体验的文学批评05-16

中学生狭隘心理简析05-29

论析关于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05-11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05-02

新时期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问题论析05-28

论析新时期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04-27

简析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问题与措施04-25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