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0-08-02 16:56:1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摘 要: 分析目前在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转让等问题,及无形资产计价如何适应税法的问题。 
关 键 词: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无形资产的投入越来越多,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资产项目。在此情形下,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2000.12.29)和《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2001.1.18)中的有些规定则显得过于简单,这些规定若在无形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小,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作用不够显著的情况下是可行的。2006年2月15日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这方面虽然有所完善,但仍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方面尚不够严密且缺少可操作性,给企业在具体核算无形资产时带来困难。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关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过去会计准则规定,只有依法申请取得而发生的费用(例如:注册费、律师费等)才能资本化,研发过程中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及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以企业自行研发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基本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只有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才按照实际购入成本入账。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追逐短期利益,就可能不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会计核算方法就可能束缚企业的创新能力。 
但是,新准则中允许部分研发费用资本化。具体规定为: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进“管理费用“科目);开发阶段的研发费用,如符合下述条件①完成该无形资产具有技术可行性;②企业有使用或出售意图;③有未来经济利益;④有足够的技术资源支持完成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等条件的;⑤相关支出能够可靠计量,应该予以资本化,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进“管理费用“科目)。 新准则还要求,企业须披露当期研究开发项目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并说明其中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以及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金额。新的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定义上,强化资产负债表观理念,适度淡化损溢表观的理念,对资产、负债相关科目,更坚持真实性原则, 
新准则中无形资产价值确认的核算方法,对于研发支出较大的行业,如IT 行业、医药行业、精密仪器行业等,这项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公司最近一个年度若没有无形资产的相应摊销,在2007年1月1日使用新准则之后,当年的研发支出符合条件的予以资本化,当年年度的净利润必将大幅提升,后续年度的影响才可能渐次降低,直至基本消除。 
(二)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 
原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规定的摊销方法是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这对高科技企业是欠妥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应根据相关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速摊销。新准则增加了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再强制平均摊销,而是在持有期间的每一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的减值准备,据悉强生控股、G 沪大众等公司的出租车牌照,便属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两家公司相关资产的年度摊销将分别减少1100 万元、2300 万元,由此看来,新准则的实行对于无形资产占资产份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将会很大, 
另外,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后的无形资产,是按原始价值还是按账面价值在剩余年限内摊销其剩余价值,在准则和会计制度中都未作明确规定。本人认为计提减值准备后无形资产的摊销应与计提了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法类似,(在下面举例中一并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关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摊销的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借记“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也就是说,所有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均在管理费用中核算。但实际工作中,专门服务于生产装置的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和相关固定资产一起构成了该装置的固定费用,其与企业的管理费用无直接联系,并且往往价值较大。将该部分无形资产的摊销在管理费用中核算,既无法准确反映该装置所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不能合理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费用水平,不利于同类企业间相关指标的横向对比。因此,本人认为,对于与某生产装置相关的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的摊销,应在“制造费用”科目中核算,以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三)关于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企业在出售无形资产时,主要是进行“注销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取得转让收入”以及“反映各种与转让无形资产有关的费用支出”等方面的账务处理。新旧《制度》和《准则》规定的看起来很规范,其实在企业的会计实务中很难执行,因为无形资产出售业务的各项工作往往不可能全部在同一天完成,前后可能会相差一段时间。于是,在进行此项业务会计核算时就会产生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与“出售无形资产”有关的某些事项(比如企业的收款业务和付款业务等)在发生的当时(不可能等到计算出最终的出售净额时再进行会计核算)就必须按照其发生额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届时企业就无法编制出合理的会计分录。 
其次,在“出售无形资产”整个过程没有结束之前,谁也不能武断地认为此项出售结果一定形成“出售净收益”或者产生“出售净损失”,也就是说,企业实际上没有办法按照“无形资产出售净额”来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 
再有,当与出售某项无形资产有关的各项业务发生在不同月份时,即使企业已经将出售收入和出售支出分别计入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因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都是损益类科目,每个月末都要将其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不保留余额的,由于跨越不同会计期间的缘故,企业依然无法实现对 “出售无形资产”采用净额加以核算和反映的目的。 
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在核算“出售无形资产”会计业务时可以设置一个类似于“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如“无形资产处置”或“无形资产清理”类似的会计科目。 
例如:红星公司3年前支付750000元的买价和30000元的相关费用购入一项专利技术,该项专利技术法定使用年限还剩10年,红星公司为此专利权计提过减值准备30000元,后来红星公司以680000元的价格将其转让给大宇公司,并支付了相关费用22000元,营业税率5%,甲公司应该根据该项业务发生时间分别编制如下一些会计分录:年摊销额780000÷13=60000元 
①注销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借:无形资产处置  57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0000 
   贷:无形资产  600000 
②取得转让收入 
借:银行存款  680000 
   贷:无形资产处置  680000 
③缴纳相关税费 
借:无形资产处置  5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34000 
   银行存款  22000 
④确认转让收益 
借:无形资产处置  54000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相关文章:

出租无形资产摊销问题探讨10-17

关于无形资产涉税问题的探讨10-14

对企业出口业务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08-29

浅谈会计核算中心有关问题的探讨11-07

关于对基建会计核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的论文10-30

无形资产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10-19

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问题11-04

所得税会计核算探讨论文09-05

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07-23

事业基金进行会计核算的探讨论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