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视野看高校职务犯罪

时间:2020-08-02 14:33:5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从经济学视野看高校职务犯罪

  [摘要]在经济学视野中,高校职务犯罪呈现出犯罪目的是为获取不法经济利益、犯罪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犯罪行为发生于经济交往环节、犯罪主体为掌握一定经济大权的领导、犯罪手段以经济作假为主等特征。这是由于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制度不健全、经济交往频繁、经济监控不力、价值观念错误等原因所致,必须采取完善经济体制,从外围净化环境;构建经济配套机制,从源头防患未然;健全经济制度,从管理堵塞漏洞等对策,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校职务犯罪,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校;职务犯罪;经济学视野

  高校职务犯罪是指高等院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侵害学校的管理活动和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之前,学术界仅将其视为一个政治概念,探讨其政治特征和政治成因,其实它还具有经济学特征和经济成因。从经济学视野剖析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对于确保高校持续稳定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职务犯罪的经济学特征

  1.犯罪目的是为获取不法经济利益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人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人”特征,无论其如何演化,人都具有普遍利益祈求。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管理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有其利己主义动机,在多数情况下都会根据收益与成本的比较来决定组织的行为以追求某种最大化的个人利益。职务犯罪的收益就是从他人、集体或者国家那里非法获得的利益,其中包括直接贪腐、盗窃、侵占的国家财产,间接收受的他人贿赂等。其主要目的都是通过职务之便获取不法经济利益。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切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而最近几年发生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主要以经济案件为主,类型主要为贪腐、收人贿赂和挪用公款。其中,贪腐和挪用公款等犯罪占了97%,其他犯罪仅占3%[1]。

  2.犯罪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

  近年来,高校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不时见诸报端,特别在一些高校较为集中的地区(如北京、陕西、湖北、四川等)尤为严重。其案件数量、涉案金额和涉案人数,呈整体上升趋势。根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一项调研显示,2002年至2004年,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查处的高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仅占3年立案总数的7.6%,而2005年,这一比例达到了30%;2004年至2006年间,海淀法院受理高校职务犯罪共计20件28人,其中2004年1件1人,2005年4件6人,2006年15件21人,案件平均增长率为287.5%[2]。高校职务犯罪所涉及的经济案值也逐年增加。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案值一般在十万以下,现在案值一般都在几十万、上百万。2004年四川高校发生的“教材贪腐系列案”,在全省13所高校中36人被立案侦查,3名处级干部贪腐收人贿赂100万元以上,涉嫌犯罪总额高达1200余万元[3]。

  3.犯罪行为发生于经济交往环节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进一步确立,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学科发展、机构设置、基建项目安排、物资采购、干部聘任等方面有了更多自主权,现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并频繁地参与各种经济活动,高校职务犯罪也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或环节。如湖北省纪委在总结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的高校职务犯罪特点时发现,在涉案的46人中,涉及基建招投标及后勤维修工程领域的18人,占39%;教材、教学设备、药品采购及网络招投标的有15人,占33%;招生录取环节的7人,占15%;财务管理环节的6人,占13%[4]。

【从经济学视野看高校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德育视野下的高校创业教育07-18

从脸色看健康08-01

从蒙牛看资本运营06-19

从NBA看如何创业12-10

谈从微观经济学案例看传媒的需求价格弹性论文06-25

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论文10-21

从唐僧团队看团队建设06-13

从黄牛看创业管理营销06-29

从蒙牛看资本运营的论文06-01

从凤凰的演讲看演讲技巧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