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怎样发表论文的

时间:2020-11-14 14:41:51 论文发表 我要投稿

学霸是怎样发表论文的

  写作最好是成为一种习惯,平时就及时将实验的结果整理好写成一小段的讨论文字,慢慢累积就会变成完整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几位学霸发表论文的新的,一起来看看吧。

学霸是怎样发表论文的

  朱幸俊

  生物医学研究院 2014级博士研究生期间累计发表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的文章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CS Nano, Biomaterial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之上,文章总计被引620次,H因子为8。曾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相辉奖学金,复旦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等奖项。

  撰写以及发表论文是研究生阶段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写作科研论文之初,遇到困难,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英文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在使用的时候不会那么得心应手,而且科研论文的遣词造句和我们从小所受训练的写作方式也不太一样。但是只要肯从一些小处做起,慢慢积累,就会有收获得一天。从个人的经验来说有几个地方值得下功夫:

  首先是平时阅读文献,文献是初学者感受科研论文的第一手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文献也有优劣之分,在自己的领域里往往会有一些文章比较出彩,相应发表的期刊影响力也较高,这些文章就十分值得参考。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语句的用法,表征数据的安排顺序,还有数据图的绘制要点。

  一篇吸引人的文章,它的数据图片要清楚明了而且还要具有美感。所谓清楚明了,就是让读者从图片中就能基本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关键数据。所谓有美感,很关键的就是图表的配色、图片细节的精致度。从上述两点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程度,这也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会感受到的东西,做得好的话都会加分的。

  然后是关于平时的写作,作为研究生来说,写作最好是成为一种习惯,平时就及时将实验的结果整理好写成一小段的讨论文字,慢慢累积就会变成完整的文章了,这样等于是把写文章的时间平摊到每天的工作中,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另外,每天学习到一点写作的技巧就可以及时的在自己的文章体现进去。保持良好的写作习惯,不仅有利于科研论文的发表,也有利于准备毕业论文,我们都知道毕业论文的篇幅还是不小的,要在毕业最后一个学期搞定还是很辛苦的,那为何不把它化作平时的任务呢。

  在撰写之前,首先应该梳理思路,为SCI论文这栋“建筑”搭好框架。后续的撰写工作,我的建议是:先写Results and Discussion,其次是Conclusion,再次是Introduction,最后是Abstract,最后的最后则是将上述几部分科学有效地衔接和过渡。

  胡萍萍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013级硕士曾在环境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多达10篇(一作5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11.261。赴德国萨尔大学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可用于表面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法。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众多荣誉。

  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三年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这三年中,首先需要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甚至一些实践的摸索构架出一个独立的课题;紧接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实验分析,完成或者论证你的课题,这个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与你预期不符甚至截然相反的实验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课题需要不断调整;最后,通过不断摸索和调整完成的课题通过发表论文的形式“开花结果”,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争分夺秒”的三年中,我建议大家预留出至少一年的时间来撰写SCI论文,因为撰写的过程所要花费的精力绝对不亚于开展实验。

  在我看来,SCI论文是课题研究的精华部分,借助国际通用的语言,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地阐述一个科学道理,将获得的实验结果纵向或横向地有机串连,使之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撰写之前,首先应该梳理思路,为SCI论文这栋“建筑”搭好框架。后续的撰写工作,我的建议是:先写Results and Discussion,其次是Conclusion,再次是Introduction,最后是Abstract,最后的最后则是将上述几部分科学有效地衔接和过渡。

  Results and Discussion主要是实验结果和分析,是研究者本人是最熟悉、最好撰写的部分,完成这部分则顺理成章地过过渡到Conclusion;Introduction是课题背景介绍和课题研究引入,这部分需要系统的文献调研;Abstract是论文的精华和浓缩,因此我认为要在完成整篇论文之后再提炼。论文作为一个整体,前后衔接和首尾呼应也是关键,比如Introduction往往是“由大到小”,而Conclusion则要“由小到大”,实现首尾呼应。

  选题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兴趣,还要对实验的可行性做出一定的判断。写作要有主线,这个主线即为文章亮点。

  张智涛

  先进材料实验室 2014级博士博士期间累计在Nature Photonics, 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ChemicalReview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1篇,总影响因子IF>375,文章总引用次数超过450次,H因子为14。其中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9篇,这9篇论文总影响因子IF>140。参与撰写多部专著章节,并申请5项中国发明专利。曾获得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巴斯夫优秀奖学金,复旦大学“光华自立奖”特等奖,复旦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以及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博士生奖(MRS Graduate Student Award)等多项荣誉。

  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主要包括选题和实验,文章撰写以及回复审稿意见等。

  选题:选题可以说对课题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课题,不仅具有很高的创新性,能激发研究兴趣,让人沉浸在科研之乐中,同时后期学术论文的审稿和发表也会因此非常顺利。如何判断实验的创新性,需要我们对自己即将要研究的学术领域要有足够的了解,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进展和研究程度。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选题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否则实验会越做越枯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很容易放弃。同时,在选题的过程中,要对实验的可行性做出一定的判断,实验之前的预判会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论文撰写:写作要有主线,这个主线即为文章亮点,其他的数据只是为了证明文章中提到的观点。审稿人不一定十分了解你的研究领域,因此,写作也要做到通俗易懂。

  回复审稿人意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数据补充,遇到分歧的`时候多找自身原因,思考是不是自己在文章中没有表达清楚。

  天道酬勤,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和付出,总有收获果实的一天。

  只要开始了研究,就要时刻警惕,抱着怀疑的态度审视所引用每一条材料。文史研究常言积累,积累即包括具备审视各类文献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林振岳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2014级博士曾在《版本目录学研究》、《经学文献研究集刊》、《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辞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合作整理古籍《恽敬集》获十七届华东优秀古籍图书评奖一等奖。曾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复旦大学相辉奖学金等。

  在研究中我们倡导要使用一手文献,大多时候我们只是把“一手文献”定义在“文本原文”的层次——只要不是转引的文字,即视为“一手”。但是同样为“一手文本”,它们还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载体版本,或是电子文本,或是现代整理本,或是影印本,或是古代的刻本。即便同为古代刻本,也有时代早晚的差异,甚至还有作者原来的手稿本、钞稿本存世。

  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的一手文献,所谓“一手”,只是在文献的层次上较前者更为可靠一点。当研究细致到某种程度时,尤其是对文本年代有严格限定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具体到某一个版本,而要具体到这个版本的某一个印本,甚至到这个印本补版、钞配的每一页情况。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把责任抛给了古籍出版社,依赖他们的古籍整理本、影印本,一般来讲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不具有甄别材料文本、版本的能力,依靠别人整理的材料,研究中容易留下隐患。只要开始了研究,就要时刻警惕,抱着怀疑的态度审视所引用每一条材料。如陈垣先生史源学课程引言所云:“考寻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

  桥本秀美先生称现在的古籍整理本是工业产品,很粗糙。所以我们常常要找出整理本的底本来看看,最容易利用的是影印本或影印本的扫描电子版。出版社影印本实际中也不如我们想象的可靠,使用影印本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影印本标识的版本失实,一是古籍影印中的描润修改。

  现在古籍的数据库建设日益完善,文史研究中使用到“四库全书”、“基本古籍库”、“方志库”等全文数据库的机会越来越多。虽然大家都提倡全文数据库只能作为索引,不能作为底本使用。可是人天性就是好逸恶劳的,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常常做不到。使用古籍库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错字,引用时需要复核原书,这是大家都清楚的。古籍库错字带来的问题就在于检索出来的信息不全,所谓“说有易,说无难”,决不能因为没有检索结果而作出否定的排除。

  使用古籍电子检索,凭空摘取了自己需要的一条数据,或是引用某书,而对所引用者全书内容体例无多了解,这样的研究都容易沦为“空中楼阁”。如近来中华书局新出整理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前言引用《文渊阁书目》来说明这部书的流传情况。其引用的是《读画斋丛书》本《文渊阁书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部六十三册,阙。塾本二十册)。”整理者认为“所谓‘塾本’实际就是一种私刻本”,已经有网友指出其非。

  在我们引用材料的时候,即便做不到每种书的内容体例都了如指掌,也要至少前后翻阅一下,看看前言后语,了解此书的大致内容和特点,否则容易出错。

  以上谈到的情形大多是无心之失,在研究中稍为留意大多可以避免。而实际中文献还可能存在有心造伪的情况,防不胜防,更需要研究者具有毒辣的眼光,严格地审视自己使用的每一条材料。文史研究常言积累,积累即包括具备审视各类文献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否则所做出的研究很容易沦为“空中楼阁”。

  即便你的研究有着很多奇思妙想,发前人所未发,但是阐发意义的前提,是要保证事实的准确。如果根基不稳,建筑于浮沙之上,他人只要点破其中的一块砖头,整个建筑即有可能轰然倒地之危险,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学霸是怎样发表论文的】相关文章:

1.怎样发表经济论文

2.怎样发表学术论文

3.新闻学论文发表

4.应该怎样发表医学论文

5.评职称论文怎样发表

6.怎样可以发表学术论文

7.SCI论文怎样发表解析

8.考研复习:学霸是生活时间规划

9.怎样发表教师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