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0-07-16 08:30:31 论文答辩 我要投稿

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是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步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虽然《学位条例》对学位授予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评判研究生是否达到上述要求,以及达到上述要求的程度如何并非易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学位授予的质量。最近我们抓住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中的两个关键环节——论文评阅和答辩,大力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硕士和博士论文评阅的量化改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学位授予单位应聘请几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专家评阅论文。我校过去的做法一直是依据学位条例规定对硕士、博士论文的学术水平加以衡量,让专家写出“论文评议书”。这样做存在显着的弊病,一是专家必须根据论文的内容长篇累牍地书写,二是专家大都采用“水平较高”、“十分优秀”、“国内领先”、“有创造性”等模糊的词汇,因而很难比较论文的优劣。

  我们选取的指标充分考虑了学位条例中对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所提出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赋以权重值,权重的确定对于评估的科学与正确至关重要。我们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与专家主观评议相结合的做法,并对最后的结果做了统计修正,所得权值基本上能够反映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考虑到一般的思考习惯,我们采用了“百分制”评分方法,并将所得分值划分为优[90~100]、良[75~89]、合格[60~74]、不合格[0~59]四个档次。只有达到合格以上标准才能建议提交论文答辩。由于对论文的总体评价是由最后的加权值来衡量的,因此便于进行横向比较与排序。在上述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仍留出一栏供专家简单写明打分的理由,专家也可附页详细阐明对论文的评价,以使定性分析与定量打分相结合,使评阅结果更具科学性。

  二、硕士和博士论文答辩的量化改革

  论文答辩也是研究生学位授予中的重要一环,是全面、细致地检查论文撰写者对论文的选题目的、理解深度与应变能力的一个过程。论文答辩与论文评阅的目的是不同的,它不仅是对论文本身质量的检验,更主要的是通过答辩,使学位评定委员会从学位申请人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中获得尚未反映的必要信息。

  过去我校的硕士、博士“答辩表决票”上只设A、B、C、D四个档次,由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答辩的情况进行选择。它一方面因A、B、C、D四个档次的区分比较模糊,不易把握;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评分标准不一,或打得低,或打得高,有的甚至给学生全A通过,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时,对全A通过的研究生一般不会提出疑问,而对有B或C的研究生则会提出异议。实际上他们的学位论文水平可能比全A通过的'还高。这种仅以A、B、C、D划分学生档次的做法显然欠科学性。另外都是全A或全B通过的学位论文间的水平也缺乏可比性。鉴于此,我们将答辩表决也改为打分制,满分100分。其中完成培养计划(0~25分)、学位论文水平(0~50分)、论文答辩的表达(0~25分)。所得总分值划分为优(90~100)、良(75~89)、合格(60~74)、不合格(<60)四个档次。这样做不仅能较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答辩水平,克服评判的模糊性,又便于进行横向比较,使对研究生的论文答辩的评价更加科学化。

  三、“捆绑式”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实施

  过去我校硕士、博士论文评阅、答辩都是分散、单独进行的,一年到头几乎都有学生答辩。这种无序状态,既影响了各系及我们自身的日常工作,又不便于管理。鉴于此,我们在以上论文量化评阅法的基础上,采取硕士论文“捆绑式”评阅,即每年分两次将同一学科专业或同一研究方向的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集中寄送给两位专家评审,专家不仅给论文量化打分,而且给被评论文排序,以供答辩委员会参考。同时为了提高评阅的保密性,我们隐去了学位论文的作者姓名和导师姓名。硕士论文答辩我们也要求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生答辩由同一答辩委员会进行。这样做不仅可使答辩委员会在同一尺度下对学生进行评判,利于优劣比较,还便于进行规范化管理。

  四、初步实施的效果

  我们这种评分制论文评阅方式自试用以来,各方面反映良好,效果也颇佳。利用该评阅方式,对我校97年度授予学位的83位博士生的论文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

  (1)总的评分结果

  每份学位论文的总分按9位评阅专家的打分计算,83份论文的得分情况是95分以上的有1个,90~94分的有64个,85~89分的有18个。可以看出,我校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水平较高,最后得分均在85~100分之间。

  (2)分要素指标评分结果

  博士生学位论文分要素指标得分均在90分左右,结果见下表。其中“专门知识”和“科研能力”二项加权评分略高于其它项,而“英文摘要”加权评分较其他为低,说明我校博士生的科研素质较佳,而英文水平有待提高。这也与我校博士生的实际水平相符。事实证明,量化评阅法便于进行分析和比较,大大提高了论文间的可比性,有助于及时发现论文存在的问题。然而该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有些专家对打分不习惯,只在相应档内打勾,有些专家嫌加权平均计算总分值太繁琐;所用评价过份强调各分要素指标,忽视了对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隐去作者、导师姓名常常成了“掩耳盗铃”之举,并不能有效地保密等。

  五、学位授予改革的深化探索。

  鉴于以上量化评阅法的不足,我们又进一步对其加以改进完善,从而形成了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书”,该评阅书摒弃了过去打分并计算加权值的做法,而只要求专家对指标进行“优”、“良”、“中”、“差”四档选择。这既符合人们一般的思维习惯,也大为简化。同时我们对原评价指标体系也进行了缩减,改为: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创新性、论文工作科研成果、从论文看作者的学风、中英文表达水平这几个指标,同时要求专家对论文的总体学术水平进行评价。“评阅书”中还保留了评审意见栏,使专家能充分地表达对论文的看法。这样做不仅使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还使定量(我们可以根据专家评价的结果进行非线性分析处理)与定性相结合。

  我们现在正在建立、完善评审专家库。今后送审专家的确定将由我们从库中随机选取,这样就可以杜绝过去论文评审中“人情”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公正性,合理性。由于我们严格按照“同行专家”的标准选取,因此可以适当减少评阅人数(如从过去的9人减至5人),从而节约费用,减少工作量。我们的另一重大举措将是加大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把关力度,争取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建立分委员会,在分委员会人员的选取上也将有所改变,以进一步增加其监督、约束的功能。这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可以下放到分委员会一级,而博士生和同等学力在职申请者的学位则重点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把关,从而形成两级管理体制,严格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改革和创新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在学位授予改革方面我们已迈出了一步,那今后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使我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

1.高职《旅游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2.国内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3.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答辩工作规范

4.有关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论文

5.工商管理专业改革目标设计与实践教学探索论文

6.学位论文答辩技巧

7.ACCP课程置换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8.浅谈金融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探索论文